Loading...

好想進Google!人資回答你五個江湖傳言

9/17/2021 8:31:02 AM 1107

Google是許多資訊科系學生夢寐以求的公司,但江湖也盛傳「面試很難、一生只能面試兩次」、「英文要超好」、「名額很少」、「只收名校生」、「薪水比較低」的五大迷思,Google台灣人資長呂亞樵與Google台灣人才計畫經理石啟瑞聯手回答這五大傳言。

一、一生只能面試Google兩次

石啟瑞說,市場盛傳Google限制面試次數,甚至還有「冷靜期」,刻意「壓」求職履歷。事實上,翻遍各種公司章程,他沒找到「一人一生限兩次」的規定,但是確實不會鼓勵求職者密集的一直丟履歷。他說,其實很多Googler(Google員工的代稱)都不只來應徵一次,重要的是在每次應徵經驗中精進專業能力。他還笑說其實很怕應徵者當場無言,面試官會比面試者還緊張。

呂亞樵則表示,台灣求職者普遍有「追求完美」的想法,但其實重點是口試回應內容要有邏輯性與精準性,勇於表達,卻未必要擔心答案是否正確,另外,要有抗壓測試的心理準備,雖然英文並非台灣的母語,但英文面試過程中展現自信很重要。

二、英文要超好

呂亞樵說,英文不用「超好」,大部分時候具備溝通能力最重要,畢竟Google是跨國公司,Googler 須具備一定程度的英文能力,才能跟全球同事以英文協作與溝通。但實際英文能力程度的需求,與工作內容、職能要求相關。

另外,因為要用英文寫履歷,建議撰寫英文履歷時要留意呈現方式、文字是否正確流暢,內容應具邏輯性、精簡,「而非流水帳」,最好可以數據化呈現個人專業與特質所帶來的成果,凸顯個人優勢。

三、只收名校生

石啟瑞說,沒有精確統計過「名校」員工的占比,Google不要求科系和職位有關,而有四個綜合考量,包括General Cognitive Ability(GCA),即溝通表達與解決問題的能力;Role Related Knowledge(R&K),針對各職缺的專業能力;Leadership,是否具備團隊驅動、利益關係人管理的經驗與能力,以及 Googleyness,是否能適應 Google 的企業文化並帶來更多啟發。

呂亞樵則坦言,過去Google有推薦制度,員工可以推薦自己認識、覺得好的人才進公司,所以可能是學長姊推薦學弟妹,同校同質性可能高,但現在公司越來越大,力求多元化;另外,不分學校,求職的學生也可以多注意相關的訊息。

四、職缺很少很難應徵

目前Google在網站上開出近5,000個職缺,分布全球各地,但 Google每年收到百萬封以上的履歷,呂亞樵說,競爭確實相當激烈,而Google內部也鼓勵員工申請轉職,因此求職者有興趣的職缺可能不僅是和外部求職者競爭,還可能是跟內部員工競爭,更增加了錄取的難度。

五、薪水比較低

呂亞樵說,各國家、城市的Google辦公室給薪是依據當地市場行情、物價水準、稅制、工作型態,按照對應職能和職級計算出最具競爭力薪資,因此各地的名目薪資的確可能不同。

她強調,不論在海外或台灣辦公室,在Google的職涯與工作機會發展,與團隊和組織成長性相關,重點取決於個人工作發展與狀態。例如台灣是Google硬體研發重要基地,選擇在台灣的硬體研發職涯發展性會更高。越大型 Google 辦公室的服務產品較多,發展機會和選擇也就更多元。


來源: 經濟日報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