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億萬富豪=太空人?有錢就能上太空 神聖職業墮凡間

5/23/2021 1:17:13 PM 2635

維珍銀河創辦人布蘭森(中)有個太空夢,希望能讓更多人遨遊太空。(路透)
維珍銀河創辦人布蘭森(中)有個太空夢,希望能讓更多人遨遊太空。(路透)

許多人都曾有個「太空夢」,在美國民眾的心中,「太空人」更是個超凡、甚至具神聖性的職業;不過隨著私人企業家試圖要讓更多人實現太空夢,在可見的未來會是「有錢就能上太空」,這些人是否配稱「太空人」,正關乎著此職業是否還具神聖性的未來。

貝佐斯(Jeff Bezos)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布蘭森的「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等,都在致力於發展民用太空事業,讓更多人能遨遊太空,儘管初期可能要價5500萬元。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報導,這種商業活動會引發對「太空人」定義的討論,是因為在美國民眾心中,太空人與「凡人」是不同的,是如同「超人」般的神聖性職業;會有此印象的原因,包括早期軍人出身,完美的身體,以及漫長而嚴酷的訓練,還有極高的技術要求等。

因此,當太空人與「億萬富豪」畫上等號時,形同是「太空人」的職業從神聖墮入凡間。

「太空人」的定義出現爭議,至少有近40年的歷史;1980年代登月活動告一段落後,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將重點轉向太空梭,從那時起,太空活動就多了兩種職業:任務專家(Mission specialist)和載荷專家(Payload specialist),主要任務為進行實驗研究,不操作太空器具,須受訓練也較少。

前NASA項目經理雷德威(Alan Ladwig)就透露,一些太空人私底下很排斥這些人被外界視為「太空人」,特別是載荷專家;這些太空人表面上歡迎想「試試看」的政客,私底下卻不滿於成為他們的老師。

現任NASA署長納爾遜(Bill Nelson)就是載荷專家出身,1986年時以聯邦眾議員身分上太空;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太空人」。

「上太空」的定義可能也頗為棘手,例如維珍銀河計畫中的太空飛行高度超過50哩,符合NASA對「太空」的定義,但是不符合國際宇航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Federation)的62哩。

太空人洛佩斯-阿萊格里亞(Michael Lopez-Alegria)說,他一開始也不情願帶企業家阿努什·安薩里(Anousheh Ansari)上太空,儘管後者支付他一筆「不公開」的報酬;但是在太空上的相處,讓他改變主意,「只要你到了太空,你就是太空人」。

雷德威的回答則是:「不管是付25萬元還500萬元,只要某人想付錢上太空,那他也有權給自己任何稱號」。

來源: 世界新聞網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