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021 4:15:48 PM 1915
聯邦參議院日前通過1兆9000億元新冠肺炎紓困法案,進一步推動這項重大法案成為法律,參院版本調整1400元紓困金發放收入門檻,失業金部分也有些微變動,進一步提供優惠給失業金領取者,在2020年領取失業金,年收入15萬元以下的家庭(household),領取的1萬200元失業金,很有希望不必課稅。
多位會計師表示,若法案通過,估計可協助這群人省下上千元。建議領取失業金者,最好待法案通過後再報稅。
此外,眾議院原本提議聯邦提供每周失業津貼金400元,並持續發放至今年8月29日。參院版本將失業金減少至300元,但將發放時長延一周至9月6日。參院針對法案所做的改變,必須經過眾院再表決一次,通過後便可交由總統簽署成為有效法律。
有會計師認為,如果進展順利,估計法案將在未來幾日成為法律。通過之後紓困金將很快開始發放;以上失業金相關規定也將成定局。拜登總統已向民眾信心喊話,本月內一定可發放紓困金。
會計師李新忠表示,許多人在去年受疫情影響被解雇或時薪減少,在去年起領失業金。按照聯邦政府規定,失業金需交所得稅,加州政府則不對失業金課稅。根據參院拍定的紓困法案,在2020年領取失業金且年收入15萬元以下家庭,領取的1萬200元可以不交聯邦稅,但超出這個金額之後的錢仍需繳稅。這對領取失業金的家庭是額外補助,將有效減緩經濟壓力。
「1萬200元失業金如果不用課稅,符合的家庭估計將省下1000至2000元左右。」會計師張青表示,參院目前未詳細訂出針對1萬200元失業金不課稅的規定,只知道一個家庭收入在15萬元以內,前面的1萬200元不課稅。詳細法條規定仍不明確。
勞工部日前公布,在2月27日截止的當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數,比前一周增加9000人,達74.5萬人,但略少於市場預期的75萬人。在2月20日當周,持續申請救濟金人數則降至430萬人。去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勞動力已流失430萬人,包括250萬女性;這些人既未工作,也未找工作,且從去年夏季以來,這些數字迄未改善。
會計師葉俊麟表示,失業金領取者會收到1099-G表格,多數人領失業金時未上繳預繳稅,導致報稅時面臨欠稅困擾,且欠稅金額不小,讓他們欲哭無淚。聯邦政府估計考量到此狀況,及低收入戶的經濟負擔,才不打算將1萬200元失業金收入課稅。
葉俊麟提到,有同業迄今已申報了80份稅單,如今因法案將出現變化,送出的其中20份需重新修改,許多會計師也是無所適從。
受疫情影響,稅務變化多端。李新忠表示,美國會計師協會曾多次寄信國稅局,建議該局將報稅截止日從4月15日延期至6月15日,不過目前國稅局仍未對此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