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我們在面試中常撒的謊和常吃的虧

2/28/2021 4:18:53 PM 930

求職面試真的是一場騙局嗎?職業規劃師和研究謊言的科研人員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說實話,這並不奇怪。即便是小的時候,隨著社交能力的發展,我們也學會了說善意的謊言:誇讚奶奶送的禮物,或是稱讚飯菜可口。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心理學及腦科學教授羅伯特·費爾德曼(Robert Feldman)指出,求職面試其實就是這種情況的延伸,只不過謊話被戳穿時的代價會更高。費爾德曼著有《假相:如何應對失真、背叛、猜疑與欺騙》(The Liar in Your Life)一書。

他說,「面試那種場景,幾乎就是為了鼓勵說謊而設計的。」應聘者必須展示他們最好的一面,而僱主則要把工作推銷出去。一些企業說他們想要百分之百的誠實,但果真如此嗎?費爾德曼指出,「在社會上,用說謊的方式讓別人自我感覺良好,同時有效地展現自我,這是強大社交能力的特點之一。」

一項研究發現,人們在求職過程中會誇大或歪曲各種事情,無論是之前的工作職責,還是離職原因,都會失真。當然,謊言程度也不盡相同,既有略微誇張的時候,也有胡編亂造的例子。有時,對某些問題避而不談可以讓你擺脫不必要的偏見,而有時這麼做會惹來大麻煩,甚至會毀掉你的事業。

接下來,我們設計了一種假想的面試場景,隨著面試過程的不斷推進,我們對求職者和面試人員的困惑、誤導以及赤裸裸的謊言逐一進行了剖析,其中還穿插了最近的學術研究與職場專家點評,通過種種分析,最終得出結論。

——很高興認識您,我很喜歡您桌上的那張照片。今年夏天我剛好也去了約塞米蒂國家公園(Yosemite)徒步旅行。

加拿大聖瑪麗大學(Saint Mary’s University)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副教授尼古拉斯·羅林(Nicolas Roulin)談到,逢迎別人是說謊的一種方式。「這其實是想與面試官套近乎,讓自己更討喜,或是想與面試官有更多的相似之處。」他說。羅林著有《面試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Job Interviews)一書。面對並不好笑的笑話,人們也會裝作好笑的樣子,有時還會「改變」自己的興趣來迎合面試官的喜好。這名應聘者周末偶爾也會徒步旅行,但他沒有去約塞米蒂國家公園。

——再說說你為什麼想在New Co.工作吧。

——我從小就想成為一名項目副經理。我一直都喜歡鼓搗些小玩意兒。

——你也知道,我們是國內最具創新精神的零部件製造商之一。

招聘網站Muse的執行長凱薩琳·明肖(Kathryn Minshew)指出,在談到自己的興趣時,應聘者的說法往往會有誤導性。她說,「也許他們只是需要一份工作而已。」但如果想應聘成功,沒有人會這麼直白地說出來。

費爾德曼的研究顯示,在10-15分鐘的面試中,求職者平均會說謊兩到三次。當我們平時在生活中遇到一個之前不認識的人時,我們說的謊話差不多也是這個次數。通常來說,我們說謊有兩種方式:一是關於自己的謊話,誇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我喜歡用鋼筆做填字遊戲」);另一種是關於別人的謊話,誇大我們對他們的好感(你的新髮型真好看!)。這兩種情況中,第一種在男性中更為常見,女性則是第二種。

——我骨子裡就喜歡做實驗。上一份工作中,他們都叫我「創意達人」。

——這樣啊,你在Old Co.幹了兩年,為什麼會離職呢?

——我已經準備好迎接新的挑戰。

——就是說,是你主動離職的?而且是在沒有找好下家的情況下?

——沒錯,我只是感覺時機對了。

羅林博士在2020年的一篇論文中指出,求職者會在性格測試中調整答案,以便讓自己看起來更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例如,如果應聘的企業看重激烈的競爭文化,他們會弱化自己身上謙卑的特點,讓自己看上去不像是喜歡討好別人的樣子。上文中,應聘者刻意談到了他的創新能力,因為這正是New Co.所看重的。

羅林談到,對於簡歷上的「瑕疵」部分,不管是難看的分數,還是那段待業的日子,應聘者往往會儘量迴避這方面的討論。他們也許會將問題怪罪到別人身上,比如歸罪之前的上司,或者乾脆轉移話題。

在加拿大圭爾夫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研究人員2019年發表的論文中,參與調查的775名受訪者無一例外地承認,面試過程中他們至少會在一個問題上誇大其詞,或是有所隱瞞。上文中的應聘者在談到自己的離職原因時,就隱瞞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幕後真相。

比起捏造細節的人,有膽編造整個故事的人倒沒那麼多。羅林估計,大概有80%的人會對自己的經歷「潤色」,而20%-30%的人會幹出「文憑造假」這樣的事。

哪些人更容易說謊呢?那些把世界看成一個競技場、人人都要去爭奪資源的人,那些沒什麼責任心的人,那些性格中有陰暗面的人——自戀、信奉權術、有精神障礙的人,他們在面試中更容易撒謊。羅林指出,較為年輕的應聘者往往更容易說謊,這或許是因為在回答面試官的問題時,他們可以借鑑的實際經驗要少一些。招聘網站Muse的明肖提醒年輕的應聘者應該如實表達自己的能力。

她說,「你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你曾自稱在某個方面很厲害,結果卻應付不來。」明肖建議,如果不是有太多經驗,你可以重點介紹自己學過的東西,或是通過課程項目、志願者活動這樣的經歷掌握的「軟技能」,比如時間管理、人際溝通和奉獻精神。

——我看到你在簡歷里說,你曾經學過外語,這對我們在南美和歐洲的業務擴張或許會有幫助。

——是的,我會說流利的西班牙語,程式語言Python也掌握得不錯。

——太好了。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嗎?

有時,簡曆本身就是謊言的重災區。但簡歷中或許可以有一些合情合理的「遺漏」。明肖談到,有時為了保險起見,簡歷中可以不提你的畢業年份或住址,以免引起偏見。你不想因為自己的年齡,或是因為住在另一個城市(如果你已決定為新工作搬家)而與一份工作失之交臂。「這麼做絕對屬於公平的範疇。」她說。律師還提醒應聘者在面試環節不要透露醫療信息,比如得過癌症,或是你已經懷孕,以此避免偏見。

羅林說,求職者常常會誇大自身的語言技能,甚至是電腦編程技能。畢竟,「精通」一詞的含義本身就模稜兩可。

費爾德曼指出,說謊者與說謊對象之間往往存在某種類似共謀的東西:雙方都希望謊言是真的。他說,這種情況下——比如被人恭維的時候——我們會接受,並不會反駁。上文中,面試官急於找到一位會說西班牙語的人,於是她相信了自稱會說流利西班牙語的應聘者,隨後卻並沒有與他用西班牙語交流,也沒有詢問他更多有關西班牙語學習經歷的問題。

——我想再了解一下New Co.的企業文化。

——我們在這裡就像是一家人。工作與生活之間有很好的平衡。

——工作時間是怎樣的呢?

——還不錯,沒有夜班,周末也不用加班。我們工作時很賣力,但我們把它變成了一件樂事。

——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嗎?

——有時候,我們把任務看得太重了。但當你在改變世界的時候,這種小的付出也是值得的。談了這麼多,我想問問,你上一份工作的薪資是多少?

——差不多10萬美元。

——我不知道我們是否開得起這樣的工資。但我們這裡有很多成長機會,你會進步得非常快。

「每一位面試官都信誓旦旦地宣稱他們的企業文化非常棒。」印象管理顧問賈德森·沃恩(Judson Vaughn)說,他也是亞特蘭大職場溝通諮詢公司First Impressions HQ的執行長。企業通常會精心挑選面試官,選出最能調動氣氛的「啦啦隊長」與應聘者會面。然而在面試過程中,一種心理因素也會發揮作用——人們願意相信自己是正能量的一分子。「我們都願意去想,『我做過的所有決定都是正確的。』」沃恩說,「至於面試官,他是要在面試過程中給自己打氣,表現出一幅他自己就來對了地方的樣子。」

如果團隊的招聘進度已經拖了很久,尤其是如果急於找人來填補空缺,希望減輕團隊成員自己的工作量,這種情況下,招聘經理輕而易舉就能向求職者掩蓋這個事實,把他們蒙在鼓裡。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明肖建議,應聘者可以問一些更具體的問題,從中了解企業文化。例如,「最近的兩次團建活動是什麼?」,「執行長與整個公司的溝通方式是怎樣的?」這樣的提問都需要面試官給出具體回答。她還建議求職者採用「先揚後抑」的方式——先讓面試官回答一些正面的問題(「人們最喜歡企業文化中的哪一點?」),然後再提出相對負面的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員工不愛鍛鍊?」)。明肖談到,「如果先讓別人談好的方面,再讓他們談不好的地方時,他們會更加客觀,也更加坦然。」

圭爾夫大學心理學教授黛博拉·鮑威爾(Deborah Powell)及其同事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當人們感覺自己有望獲勝時,他們會假裝自己已經成為贏家,但勝利並不是板上釘釘的事。如果發現參與面試的人不是那麼多,應聘者會更傾向於誤導招聘團隊。「如果競爭者太多,你可能就會表現得放棄了一樣。」鮑威爾博士說,「但如果你覺得自己有希望被錄用,你就會繼續努力,這時候即便是一點點優勢也會幫到你。」在聽到自己已經過五關斬六將後,應聘者或許會有更多添油加醋的動機。

費爾德曼博士指出,人們會在難以求證的事情上說謊,過往的工資水平往往就屬於這一類。不過這種狀況下,如果你想保留隱私,可能也沒問題。明肖表示,美國一些州、城市和企業已禁止用人單位詢問求職者的薪酬記錄,這麼做是有原因的。她談到,「一直以來遭受職場歧視的群體往往會因為這樣的問題處於弱勢地位。」這類問題會使薪酬差異長期得不到解決。去年6月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禁止僱主詢問薪酬記錄後,跳槽者的薪資比以往增加了,其中,非洲裔美國人和女性的薪資漲幅尤為明顯。

當然,對面試雙方來說,聊天過程中往往少不了「做做樣子」。

對於面試官給出的承諾要多留個心眼,尤其是他們試圖勸說你接受這份工作時。沃恩指出,上面的場景中出現了一個典型的謊言——面試官信誓旦旦地說,他們的員工會晉升得很快,但實際上,晉升機會可能少得可憐,很多年你都將原地踏步。

他談到,這種謊言日後會讓僱主自食其果。認清現實後,新員工變得牢騷滿腹,最終會向同事吐槽,而那些曾得到類似承諾、但從未獲得加薪或升職的員工也會倍感失望,他們意識到,自己也遭遇了同樣的謊言。於是,企業士氣銳減。如果想知道面試官在談到職業晉升機會時是否說了實話,可以這樣問:獲得快速晉升的員工比例有多少?沃恩提醒,不要把面試官聊到的軼聞太當回事兒。

所有這些謊言或許都徒勞無功。羅林的研究發現,說謊實際上並不能幫你得到一份工作。

另一方面,面試官可能也無法分辨你是否在說謊。他說,人們很不擅長區分真實與謊言。就算肢體語言也並不那麼可靠。

分析人們說話的內容會對你有所幫助——誠實的人往往會提供更多細節和更詳細的背景,在說錯時他們也會敢於承認,比如發現自己在一處細節上說錯了時,他們會改過來。但即便如此,謊言依然很難辨別。

因此,如果你在面試中撒下「彌天大謊」,你要當心:你最終可能會得到一個並不適合你的崗位,而你的工作將一塌糊塗——老闆也會對你的表現提出質疑。

「長期來看,這是一種雙輸局面。」羅林說。


來源: 華爾街日報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