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一封離職信 讓張忠謀還員工2小時

8/19/2019 6:32:31 PM 1142

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今年(2019)6月退休屆滿一年,他在台積電即使台積電去年曾經爆發電腦病毒感染事件,市值仍增加3千多億元。張忠謀10年前「還給員工2小時」的政策,不僅沒有阻礙台積電成長,反而迭創佳績。


以前在企業社會責任(CSR)中,很少人談到對員工生活和工作平衡的照顧。張忠謀10年前因為一封員工告別信,著手改善員工的加班情形,在科技業形成佳話。一年後,2010年,台積電營收超過4千億元,是史上新高紀錄,但台積電的員工,平均工時卻是反向地降低。平均每週工時50小時,對台積電來說曾經形同天方夜譚,但在張忠謀雷厲風行下,真的辦到了。

台積電做到兩件事 扭轉長工時文化

故事是從2009年一封直送到張忠謀信箱的基層工程師離職告別信開始。信中揚揚灑灑列出工程師嚴重加班情形,這封信驚動了台積電高層,喝令重新檢討管理制度。張忠謀更談起自己的故事,希望「不要讓員工work這麼hard。」

張忠謀曾在獲頒「2017年企業永續終身成就獎」及媒體訪問中談到,自24歲開始工作算起,62年的職場生涯中,超過9成時間的每週工時未超過50小時,即使有也只是幾個星期,最多就1、2個月的每週工時超過50小時。並認為,「一個人每天工作這麼長的時間,你能相信他最後幾個鐘頭做事的品質嗎?」

起初推動一週50工時,張忠謀或公司其他高層主管,逢人就被問起,「50小時真的可以做到嗎?」而不到半年,台積電員工的一週平均工時,多數已從50多小時逐漸降到50小時。到底台積電是如何辦到的?關鍵有二: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減少無效率的會議

台積電將每日生產晨會按內容及參與人員切割為3個階段。前20分鐘讓所有人得到整體的生產指標、當天生產線的重點訊息;接著留下大約一半的人,在30分鐘內重點討論設備問題;最後花長一點時間做深入討論的內容,參與人員也更精簡。如此一來,參加人員減少、報告時間變短,可以儘快展開一天的工作。

還有像是製造部每天準時交機台給設備人員做維修整理,避免設備人員枯等,排擠工作時間。50小時並列入KPI管理,部門績效的衡量重點,真正轉變為效率。

二、善用科技提升效率

過去台積電的機台都有響鈴,當鈴聲響起,工程師得聞聲去處理異常機台,大家習慣了警鈴聲,工程師也將處理異常視為工作內容。但在降低工時、提升效率的共識下,開始深入了解異常原因,徹底解決,警鈴發生頻率降低了,也減輕工程師的工作量。

台積電也開發訓練系統,新進工程師可以自我學習,並取得線上認證,減輕過去「師徒制」之下、「師父」的負荷,有特別需要時再請教師父。

向來工時最長的研發工程師,有了新的監控系統後也能正常下班,不必24小時守在公司裡,只要上線就能透過遠距檢查剛實驗完成的產品狀況。

每天多出2小時 享受有品質時光

張忠謀曾說,從不帶公文回家批,在家很輕鬆,可以翹腳、聽音樂,或是陪太太一起畫畫,但他在家也經常思考,許多重要想法就是在家中想出來的。

主管沒走,誰敢走的氣氛,在台積電也逐漸淡化。主管們身體力行,許多員工也「敢」在晚上6、7點下班,可以回家吃晚飯、陪家人,每天多出的兩個小時,享受真正有品質的時光。

「50小時」也從園區傳到校園,台積電每一場校園徵才,人氣都較往常更熱烈。在人才保衛戰的時代,好的企業文化讓員工贏回健康和生活品質,公司營運績效向上攀升,也吸引並留住更多人才。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tvbs、經濟日報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