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學費貴、實習難、壓力大… 醫師紛紛離職

4/25/2019 9:55:25 AM 1146

「行醫20年之後,我決定離開醫界,竟然沒有任何一個同事感到詫異。事實上,同事們紛紛跟我說,真希望也能做出同樣的抉擇。」這是一名醫師在跳槽之後接受媒體訪問時所吐露的心聲。

★悄悄掀起轉職潮

高學歷、高收入,在社會上普遍受人敬重的醫師,如今卻悄悄掀起轉職潮,似乎已經成為一股趨勢。「美國醫學院學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估計,到了2030年時,美國可能面臨4萬2600名至12萬1300名醫師短缺的窘境。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在2018年暑假期間宣布,所有醫學院學生將享受免學費待遇,消息傳出立即成為媒體報導焦點。紐約大學表示,希望透過這項措施,鼓勵更多有志行醫的年輕學子願意投入一般來說被認為收入較低的科系,同時也讓想要讀醫學院卻有財務困難的學生,得以圓夢。

與其他科系比較起來,「當醫生」是充滿艱難挑戰的生涯選擇,醫學院學費昂貴,課程難度高、壓力大,學成之後還有密集的實習,經過百般磨練之後才能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醫師。在理想的狀況下,醫學院學生多年辛苦耕耘與付出,等到真正成為醫師之後,將有甜美果實的收穫做為回報,包括令人羨幕的高薪收入、良好的工作滿意度以及工作與生活得以平衡等。

行醫助人甚至救人一命的成就感,更是無可用金錢衡量的自我價值。因此,如果論地位崇高以及受人尊敬,很少有其他職業可以與醫師並駕齊驅。

不少美國醫師轉行,現象令人憂心。(Getty Images)不少美國醫師轉行,現象令人憂心。(Getty Images)

然而,這麼吃香的行業,在美國卻出現了醫師轉行的現象。「美國醫學院學會」研究報告指出,美國目前面臨4萬名至10萬4900名之間的醫師短缺,但這個問題到了2030年時,將持續擴大到面臨4萬2600名至12萬1300名醫師短缺。

★年輕人興趣缺缺

醫師研究及諮詢機構區域副總監佛勒爾(Craig Fowler)接受國家廣播公司(NBC)訪問時指出,美國之所以會出現「醫師荒」,原因在於自從簡稱為STEM的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領域職業漸趨熱門之後,年輕人對於走入醫學領域職業,就變得興趣缺缺。他說:「進入醫學院的人數確實變少了,越來越多人則選擇例如工程師等職業。」

如今年輕學子較青睞STEM學科,對醫學院感到卻步。(Getty Images)如今年輕學子較青睞STEM學科,對醫學院感到卻步。(Getty Images)

佛勒爾分析,千禧世代(millennials)年輕人喜歡住在走在流行前端的都會區,這種期盼對於剛剛從醫學院畢業,正要準備開始實習的醫界新手來說,可以說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求。他指出:「這就是為什麼位於美國中部的醫療院所,需要聘用像我們這類顧問機構的原因,他們很難聘得到人。」

除了年輕人對於走上當醫師的生涯之路感到卻步之外,國家廣播公司報導指出,如今更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某些已經好不容易從醫學院拿到學位,也從辛苦的實習過程熬出頭的專業醫師,後來竟然紛紛選擇離開這一行,跳槽到與醫師截然不同的其他行業。

★找不到實習機會

報導指出,導致這股風潮的因素之一,可能與不少剛從醫學院畢業的學生,來不及在某個合理時間內找到住院醫師實習機會有關。

佛勒爾說,從醫學院畢業絕對不代表肯定找得到住院醫師的實習機會,其實住院醫師實習機會是有限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雖然擁有醫學專業學位(Doctor of Medicine,簡稱MD)但後來卻沒有行醫,「這都是受到瓶頸效應(bottleneck effect)的影響。」

醫師示範伊波拉病毒(Ebola)防護衣穿戴。(Getty Images)醫師示範伊波拉病毒(Ebola)防護衣穿戴。(Getty Images)

佛勒爾也說,某些醫師選擇退休的時間點,比外界預期來得早了好幾年,這與病歷電子化的「電子健康紀錄」(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簡稱EHRs)發展趨勢有關,特別是對於電腦較為生疏的老一輩醫師們。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Stanford School of Medicine)委託哈里斯民調(The Harris Poll)進行的一項民調統計便顯示,約有59%受訪醫師認為「電子健康紀錄」需要全面改進,另外有40%受訪醫師則說,「電子健康紀錄」帶來的影響根本是弊多於利。

★壞處遠超過好處

國家廣播公司報導,還有一些醫師選擇跳槽的理由則是,覺得現在當醫師所帶來的壞處,已經遠遠超過好處了。曾任急診室小兒科醫師的艾美‧巴克斯特爾(Amy Baxter)接受專訪時便說:「行醫20年之後,我決定離開醫界,竟然沒有任何一個同事感到詫異。事實上,同事們紛紛跟我說,真希望也能做出同樣的抉擇。」她說,當醫師一段時間之後,覺得自己在龐大的醫療系統底下,很像機械裡某個非常容易遭到替換的齒輪。

巴克斯特爾指出,「電子健康紀錄實施之後,我花在繕寫的時間變多了,有天晚上我為一名癲癇病童診斷之後,卻沒辦法開立協助呼吸順暢的藥物,因為這種藥品的資料還沒有建立在資料庫中。眼看著這個孩子已經性命垂危,身為醫生的我卻束手無策,沒辦法開藥。這讓人非常氣餒」。她後來轉到民間企業,擔任一家消除身體疼痛的醫療器材公司主管。

當醫師越來越辛苦。(Getty Images)當醫師越來越辛苦。(Getty Images)

北卡羅萊納州家庭醫師妮可‧史維納爾(Nicole Swiner)則說,自己非常熱愛醫師這份工作,但對於選擇轉行的其他醫師們,則充滿同理心。她表示,當醫師所面臨的各種狀況與問題變得越來越多,「遺憾的是,不管你是在醫院工作,或是開診所,狀況都一樣。」

她舉例說,現在許多與醫療無關的沉重事物,也都要由醫師承擔,或者要與沒有受過醫學訓練的保險公司人員交涉,「種種情況讓人覺得很灰心,我的工作已經改為以兼職為主的診所醫療,現在的我也花較多時間在演說、寫作以及提供顧問諮詢上頭。」



來源: 世界日報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推薦企業